3月28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叙永县江门古寨和纳溪护国镇梅岭村,开展了主题为“行走巴蜀践真知 感恩奋进新征程”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实践教学,通过实地参访与沉浸式学习,探寻乡村振兴实践,感悟传统文化魅力,传承奋斗精神。
活动首站来到叙永县江门古寨。在江门镇副镇长李婷婷和古寨社区支书何莎莉的细致讲解下,师生深入了解了古寨的历史沿革与乡村振兴成果。古朴的建筑风貌与生动的基层治理案例,让师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机融合。
随后,师生前往纳溪护国镇,先后参观了梅岭茶山公园、茶文化广场及茶廉文化教育基地。在梅岭茶山公园,师生们漫步于层层叠叠的茶园,了解当地茶产业的发展历程。茶文化广场上,大家通过石刻文字,认识到源远流长的茶文化,深刻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。在茶廉文化教育基地,师生通过丰富的图文展陈和互动体验,感受“茶廉共生”的文化内涵,从一片茶叶中读懂了生态经济与廉洁文化的时代价值。
“这堂‘行走的思政课’让理论有了温度。”参与学生表示,实地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,更增强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使命感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晓利指出,此次活动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、践行“大思政课”理念的重要实践,未来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,引导青年在祖国大地上书写青春答卷。
